編輯者生命的見證:一個別出心裁的座談會

蔣吳蘊蘭

「早上起床,雖然很辛苦,但想到很好玩的事情,就起來了。」這句話,隨著蘇文安老師所介紹的兒童故事書《起床啦,皇帝!》,已成為我每天的幫助。昨晚才寫好W100的作業,恐怕今天不能完成W220的課後感言,也有點兒賴床,想到快21天來學習寫作的喜樂,還是起來了。

W100結業而直修W220,本覺不配。但註冊時有一個感動,好不容易才參加《創文2009文字課程營會》,一定要把握機會,在學習文字創作後,換個編輯的角度,來了解期刊與書籍的企劃、文編、美編過程。想必對重點的認識和內化,及日後投稿「正中紅心」的可能性,大有幫助!

蘇老師強調不但要「說」,還要「演」。(Show, rather than tell.)
第一堂課,他就邀請了一群資深編輯:《海外校園》及《舉目》的蘇文峰,《恩福》的劉良淑,《傳揚》的莊光梓,加上《真愛》及《神國》的蘇文安,現身說法。這個別開生面的座談會,按著蘇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讓文字事工的前輩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

他們的分享,讓我重溫在W100所學的。譬如,他們介紹現在所編輯的刊物,就是複習4WJamesEngle’s Scale。他們談第一次作編輯的經歷,可見萬事起頭難。雖然際遇不一樣,當神開門,有神呼召,他們就去做。聽天上的指揮官,正像「一車水的故事」。

蘇文峰自喻是八月上市的青澀蘋果:「蘋果在九到十月才成熟,我從助理到全職事奉,最大的挑戰,就是跟前人比較。不如列祖,讓我自卑、焦燥。最大的喜樂,是發覺八月蘋果也有用途,可作果汁和蘋果派。不在意表現及成績如何,只要被神用,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不就是示範何謂善用「語言圖像」嗎?

編輯的學習,讓我較明白編輯團隊的分工。有宏觀的策劃、看局勢、議題、讀者需要、思想刊物特性、針對性等等,也有劉良淑比喻為「做裁縫、繡花」的細心寫稿、審稿、改稿。難怪莊光梓強調「不是一手編。這是心胸狹窄的調整。」

關於事奉者品格的操練,語重深長:
1.文如其人,全人成長要學恩典。領受神的恩典,有恩情;對人有恩典,做有情

2.團隊事奉,不能單看事情,要體會同工,成立彼此關懷的生命團隊。
3.時間導向,經費的來源,常產生很大的壓力。調整心態,我們都是神的器皿,互相學習,彼此鼓勵。
4.工人先於工作。文字事工是針對人的工作,不是針對文字。編輯和創作寫作不同,要有目標、截止期限等。要有工作導向,更需要好的人際關係、團隊事奉。堅持到底,盡力而為,神就悅納。

以上分享,加上影響他們最深的人、事情和場景,「假若有機會重新再來」,和問題解答等,座談會為我們上了美好的一課。

感謝神!讓一群大能子民、資深文字工作者願意作傳承的工作,分享他們的經歷、感受、想法和心願。無論是大廚、裁縫、園丁、導遊、教練或傳道者,他們都以身作則,活出基督的生命。

惟望他們的忠心事奉,代代相傳,讓基督得榮耀。就像蘇文安老師所分享「我師範大學畢業後,為何不一直教書?因為基督徒的老師少,全職事奉者更少,而全職文字事奉者更少。我如今只是順服神的呼召、目的、和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