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的 恩典    

2014  LA  創文W100迴響                         

劉曹思鳳 

前言

我性子慢,又怕改變,加上老么個性,碰到不敢做的事就想逃,從不主動做什麼事,特別是寫文章與寫卡片。一成不變「務實」地生活著,為孩子、為家庭,為服事。幾乎沒有為自己花過一整段時間或較大的一筆錢。今年初,同工們在所任職的神學院分享今年的個人計畫時,感謝神的恩典,我竟然脫口而出,今年我要突破,我要作神要我作的「自己」。回家後,我開始尋找今年南加創文字營的時間。我一直害怕寫作,怕寫不好被人笑話,但參加文字營是我多年來的盼望;《使者》雜誌是我多年來的最愛,也是伴我成長的刊物,東部的文字營是我嚮往的,但以當時的時間與膽量來說,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謝神!讓我這次能參加南加州的「創文」。

89年被主尋回後,曾在教會刊物寫過兩篇信主迷失後30年後再回歸的見證,後因怕、忙和逃避,再沒寫過除了神學院報告以外的文章,今年五月初赴國內服事時,在舊金山機場巧遇因女兒婚宴來美,正要回台的區永亮師母(娃柔),她曾多次的鼓勵我動筆,甚至筆名都替我想好了。她問我有沒有再寫?我無言以對。這麼多年了他們還是這麼關心我們,真是好牧人。這次的巧遇,更讓我下定決心報名參加「創文」。我要將漸漸老去的記憶與恩典,書寫給我的家人與後人看。願我白白得來的恩典,也能白白的捨去,使人蒙福。

打破框框

一直怕怕的,因要單獨去一個陌生的營會,下飛機會不會有人來接?是什麼人?要和他說什麼?每天如要寫,寫不出來怎麼辦?但一開始,「創文」的歡迎信及代禱讓我有回家的感覺,一種暖暖被接納的感覺,後來蘇文安牧師的來信和偌含同學回應中的坦率,讓我放鬆與放心,既是神給的,我就放心地去吧!第一次單獨去一個陌生的營會,第一次用電話TEXT來聯絡,第一次為自己花錢參加有系統的寫作營,為自己突破的感覺,真好!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找尋新天地,而在於擁有新眼光」。在「心與筆的飛躍」文字營開場白中,蘇牧師引用了這句法國作家布魯斯特的名言,來鼓勵我們放下一切成見、偏見及心靈和思想的框框,以柔軟謙卑的心來領會神即將在個人生命,生活與事奉中所作的新事、奇事。接著蘇老師精心設計,循序漸進的一連串的電影與視頻打開我的眼界,也擴展了我思想的疆界。「眼界決定境界」,我漸漸擁有了寫作的新眼光,因而舊天地(周遭的環境人物)也就成為新天地,讓我從看、聽、想、聯想事物而達到更高一層的境界,有了更多寫作的空間與題材。

 

新眼光、新事:

平常我是晚起的人,在營會中我必需早起,這讓我嚐到:「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袮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23)。在文字營中最讓我享受的,其中之一是清晨一人獨步下山用餐時的感受,好像只有神與祂所創的大地與我同行。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唱詩讚美,可以向祂訴説我的感受,神創造的大地是這麼美好和清純,淨化了我的心思意念。遠遠的鹿媽媽和小鹿拉扯著矮樹枝在吃樹上的葉子,蜗牛慢慢地在地上、樹上爬,我放慢了腳步深怕驚嚇了牠們。想著我對文字服事的「後知後覺」還真不如這蜗牛的執着與努力呢!求神憐憫!真要記得蘇牧師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臨別贈言:「受裝備是為了事奉。而可長可久的事奉,來自合神心意的生活型態」,來過「簡樸而有紀律的生活」,更要求主賜下毅力。今後我要早起、精簡,秉持「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獻心美於獻祭,真誠勝於一切」的心態,透過勤習「七每運動」內功與「寫作十訣」招式,操練「大量而有品味的閲讀,持續而有風味的寫作,認真而有滋味的生活」,對準目標勇往直前!

蘇牧師在主日信息中從詩篇23講到耶和華是我們的主,是我們真正的大牧者,祂為我們安排的人生景況通常是在有序→失序→新序→有序→失序(order  disordernew order orderdisorder)中交替。當我們低潮時不要灰心失望,要更加依靠主,靠主得勝後,生命將要升至另一境界。這種層層突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聽到這裡,我哭了。 主啊!祢真知道孩子的需要,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追趕中過日子,上課、寫報告,服事、上課、寫報告,服事……。日子好像是個永不能停的輪子,自己則是那個不停踩輪子的老鼠。好累!好累!主啊!原諒孩子近年來的抱怨與不滿。孩子應回到祢自己的懷中,再次地尋找,祢現在要我走的方向,回到次序(order)中找到主,袮要我做的事,要我倒我「那一車水的地方」(我現在的呼召)。緊接著張牧師擘餅的分享,那一張破舊芭蕾舞鞋和傷痕累累腳的照片,讓我清楚知道,即使神給了我恩賜,我仍然要不停操練與學習才能被使用的。呈現一場美麗的舞蹈,是多少汗水、淚水、跌倒、再爬起的操練所累積而成的。而愛我們的主,正是那隨時在呵護舞者雙腳的人,當我們的跌倒或失敗,祂比我們更要費心和心痛的。

我自幼有一個錯誤的觀點,認為好文章不可抄襲與不可模仿,因為這是剽竊,是不道德的。這個不知從那來的觀點,害的我國文總是學科成績中最低的。這次來文字營徹底打破我錯誤的觀點,這才了解對好文章該以朗讀和抄寫來多方揣摩、認真學習。老師上課從一連串的電影與視頻開始,打開我的眼界,也打破我的害怕防線(以為文字營是不停地寫)。從觀察、分享到朗讀、抄寫,白日的觀察到晚上的聆聽與聯想,相信這都是老師精心設計的,謝謝老師的刻意的安排與神的恩典。老師一開始放的教練鼓勵足球隊員的短片,又說寫作要從要靈修開始,日日親近主,對主順服信靠,不斷突破個人生命的瓶頸與軟弱,過合神心意的生活才能寫出合神心意的作品。老師說他的角色是教練、是導遊,讓我覺得放鬆與親切,也看到老師的敬虔與謙卑,這是我們要效法的。

總結

            我學習到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它帶給你多少知識,而是它把讀者心裡所想又不知如何表達出來的想法,清楚呈現出來。每一篇文章的信息一定要知道誰在說?向誰說?說什麼?怎麼說?這次來「創文」的經歷給我帶來很大的突破。不論是觀察、模仿寫作,到寫下自己的回應,都有突破的恩典。求神幫助,讓我在生活上能按照「七每運動」的原則來的操練,相信我個性中的拖、怕改變、逃、被動,和怕寫作等等的毛病,一定會逐漸消除的。

60年來所荒廢的內功與招式(哈哈!這是「創文」W100的秘密武功,要知道就來參加「創文」),這次既得高人指點,當然要加倍努力勤練了,買了近30本武功密笈(創文推薦好書)與DVD準備下山練功,好在明年的武林大會上一展身手。

 

 

2014  LA  創文W100迴響     對老師修改的回應

   劉曹思鳳

對老師修改的回應:謝謝老師耐心與愛心地改正我的文章,我發覺此文章有

1.      錯字/別字太多,需特別注意改正,不太確定的字,一定要查字典。
→作;抄習→抄襲;偷竊→剽竊;密集→密笈;讀著→讀者

 

2.      要求潔求美,句子不夠精簡,不會形容描述,要按講義P68的教導,並加強閱讀及操練。例如:

·         我個性一直喜歡拖            我性子慢

·         碰到不敢做的事就逃走(可能是老么之故)          加上老么個性,碰到不敢做的事就逃想

·         一筆錢(較大的)。→    較大的一筆錢

·         鹿媽媽和小鹿在拉著矮樹枝在吃樹上的葉子→     鹿媽媽和小鹿拉扯著矮樹枝在吃樹上的葉子

·         他真知道我們的人生的景況是在有次序        祂為我們安排的人生景況通常是在有序

·         會更上生命的另一境界        生命的將要升至另一境界

·         正是那呵護腳的人     正是那隨時在呵護舞者雙腳的人

·         而是它把讀著心裡所想又不能呈現出的想法,→   而是它把讀者心裡所想又不知如何表達出來的想法 

·         對準目標勇往前行,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對準目標勇往直前!

3.      太多口語不夠文雅,要在修辭上多用加功夫。例如:

五月初去→五月初赴

多寫→動筆

小時我    我自幼
材料→題材

堆積→累積
得福→蒙福

4.      不求勝解,特別是很多成語、詞彙,用字錯誤。例如:
可望而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即??好像兩個都可,經查考

·         可望而不可即
釋義: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出處: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明•劉基《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http://chengyu.itlearner.com/cy5/5838.html

·         可望而不可及

成語解釋: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成語出處:郭沫若《月蝕》:“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們的鼓聲透過了幾千萬重的黑幕,傳達到我耳裡來了” 911cha.com

序漸進
迎刃而解→逐漸消除

5.      標點符號不太會用。例如:
〝務實〞   「務實」
『使者』→   《使者》

執着與努力呢?→執着與努力呢!

6.      量詞需要加強,要多用點心思研究一下各種詞類的用法。例如:
一個舞蹈→一場舞蹈

7.      太多不需要的助詞:太多「的」可以刪去。

8.      從「的」改成「地」因動詞後「地」是副詞,同時更像中國話。(講義P69)

「務實」的→「務實」地

慢慢的在地上→  慢慢地在地上

自由自在的唱詩讚美→自由自在地唱詩讚美

放心的去吧→放心地去吧

徹底的打破→徹底打破

9.      用詞要對稱:

這麼美和清純→  這麼美好和清純 
聽與聯想→聆聽與聯想

10.  不必要的重複描述:

讓我感到有回家的感覺→   我有回家的感覺

今後的日子我要→今後我要

11.  抄都抄錯,不夠小心。我發覺重新檢查時,用朗讀的比較能找到錯誤。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找尋新天地,而在於擁有新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