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 見

劉 莉

有些記憶,深埋於心底,儘管被時間無情地沖刷,卻帶不走絲毫片段。偶爾悠閒之時,翻檢出來,晾晾曬曬,它依舊散發著溫暖。還記得,7月25日至7月29日,在加州馬裏布文字營的學習,就是那樣的令人難忘,儘管已過去些時日,只要一回想,仍是滿滿“不期而遇”的驚喜與悸動——

初到營地,我就被那海天一色的美景深深吸引,碧海藍天下,彎曲綿延的山道、層巒疊嶂的樹木、巍然屹立的房屋......無不勾勒出一副美麗的畫卷,令人流連。
驅車緩緩前行,到達半山腰的一座磚紅建築,門前立著的“創世紀文字培訓營”立式標幟赫然躍入眼簾,在陽光的照射下,煜煜發光,格外醒目。“創世紀”三字,加上自然美景,讓我竟一時分不清是夢是醒,仿佛闖入了伊甸園,一切是那麼的美好,甚至連眨巴一下眼睛,都生怕錯過什麼。我陶醉其中,良久。
“莉莉”,突然間,我被丈夫的呼喊聲拉回了現實。我們並肩走進教室,大小不同的教室已經做好了功能分割,這間是崇拜的,這兩間是學習的,還有這間是茶點室。只見,桌子、凳子已經秩序井然地排列好,似軍隊,隨時候令待發;許多嶄新的書籍也被分類排開,似鑰匙,隨時開啟故事。尤其令我難忘的是,這裏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老師,或是同工,抑或是同學,哪怕僅僅初次相見,都是面露微笑,不經意間將生分掃除淨盡,獨留下一份溫暖存留於心田。霎時間,我腦海裏蹦出一個想法:“未來的天家是否也是如此?”
接下來的幾天,隨著蘇老師精心收集的視頻,我要麼哭到淚眼模糊,要麼笑的前仰後合,要麼瞪大眼珠賞閱美景,要麼呆愣怔怔若有所思......奇怪,怎麼以前沒有如此的感覺?就連在基督徒畫家蘭惠的講座中,對於畫作完全沒有概念的我,居然也試圖從那一個個圓圈的元素裏,找尋些什麼。
視覺的衝擊,一次次滌蕩著我的心房。我感覺心眼開了,可以登高而望遠。

每一次步行在盤山公路上,即或一人,也不覺孤單。耳邊小鳥的呢喃令人欣喜,眼前大海的濤聲似遠又近,還有蟲鳴,還有車笛,還有風的微語......恰似一部交響曲,令人陶醉。
課上,老師口中說出的言語,字字珠璣,韻味深長;同學們的分享,語言精練,視野獨到。儘管事例不同、題材迥異,卻聽得出,愛是主線,神是主角。課下,同學們的聊天,可謂是心與心的交流,坦誠地分享,真誠地聆聽,至誠地鼓勵,無所謂國界地域,也拋卻了籍貫背景之別,在這裏,大家只有一個身份,就是基督徒;在這裏,大家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見證神。
猶記得,蘇老師放映一部短片,叫“你的兄弟在哪里?”畫面中,不時傳來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刷刷刷”、“刷刷刷”......那個響聲在熄了燈的教室裏無限迴旋、擴大,甚至進入我的心裏,久久不去,至今似仍清晰可聞。原本很平常的聲音,怎麼會如此地紮心?仿佛心在痙攣,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還有,“一只翠鳥著火了”的詩歌,伴著瑞怡老師的朗誦,那句“活出自我——成為自己;講述、拼寫出自己,大聲說我就是我:我正是為此而來”的詩句,令我心頭一緊,深受觸動。
緊閉起眼睛,我默默感受著聲音與心的距離。哦,原來可以如此地近,原來聲音可以這般沒有雜質地穿透心靈。
聽!我試圖抓住一絲微弱的聲音,屏住呼吸,豎起了耳朵。

端一盤西式菜肴上桌,酸甜的蔬菜沙拉、可口的義大利麵食、酥軟的甜點,外加一杯可樂,坐上可以眺海的高臺,好不愜意!那滿叉子的濃香,唯有細細品味、慢慢咂摸,方能滲入味蕾,口齒留香。
吃飯尚且需要幾分琢磨,寫作就更不必說了。這時,我想到了“寫作十訣”裏的比喻,如,在“活用創意與技巧”裏,曾提到新瓶舊酒的舉例,暗指要別出心裁;在“力求簡潔”裏,也提到要留白方能餘味無窮,這豈非與“吃飯只吃七分飽”的原理如出一轍?
此外,靈糧的餵養也不可或缺。每日的清晨,老師和同工們總是帶領我們,以敬拜神、讚美神為課程的開端,讓我們在肚腹飽足之後,也能夠得到屬靈的滿足,從而身、心、靈、群皆得長進。那每一次的唱詩,無不令人動容;那每一次的精彩講道,不管是以利亞將外衣披在以利沙身上,還是主題與副題的分辨,或者是惡水上的大橋等等,無不讓人在享受之餘,又低下頭來,深深思索下一步究竟該如何邁出?該如何做才能真正行在神的旨意當中?
我反復品味著每一個詞句,力求吃透、嚼懂,完全地消化。因為,我知道:信仰的課題,不容回避,只能面對。

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我在看、聽、嘗的感官刺激下,完全放鬆,不倚靠自己,完全仰賴交托,恍然間,我發現:自己的眼光敏銳了,目光聚焦了;耳朵開闊了,聽力透徹了;就連靈命似乎也漸長了。我很是欣喜,因為這不僅是一場感官的“盛宴”,更是一次遇見,遇見了真正的自我,遇見了久違的使命,最重要的是遇見了神。
或許,這就是飛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回應:
謝謝蘇老師的修改與建議,我會謹記在心:
1.寫作源於生活,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真正做到看、聽、停,寫出來的作品才能接地氣,令讀者感同身受;
2.平時多積累,多朗讀、多抄寫好文章,不斷豐富自己的辭彙量;
3.拒絕拖遝,不亂用代詞、介詞,也不重複用詞;
4.用詞要仔細推敲,把握詞語的精確性及合理性;
5.在神學上認真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