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机,做网络宣教士——微写作书写营回响

双一

起初看到“微写作”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微信写作。莫非“微写作”就是“微信写作”的缩写吗?我料想,微写作当然不一定局限于微信,而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平台,比如脸书,推特等。我主编一个微信公众号,对于网络写作已有些亲身的体验,所以一看到“微写作”这个课程名,立刻兴趣盎然,非常期待,希望得到系统的指导和训练。
待莫非老师一步一步领我们进入微写作的世界里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微写作的认识过于狭隘了。“微”,顾名思义,是微型、短小的意思。它不只限于微信,从一条短信,到一张贺卡,一条标语,一则广告,一个书名,一段海报文字等,微写作的例子应有尽有,随处可见。但我以前走马观花,很少注意这类文字的影响力和其背后的奥秘。现在想来,它犹如一个我路过多次却未曾进入的文案花园,不识其中绚丽多彩。这门微写作课,终于把我重新领回到花园门前,并交给了我一把入门游览、增长见识的钥匙。
课堂上,老师总结了微写作的类型和特点,给予了大量的实例。那些短小凝练、含义隽永的精彩例子,引我们进入微文案的殿堂,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体会各种文案技巧。这既是一次学习培训,又是一次文案盛宴,令人甘之如饴,流连忘返,总希望课程再长些,短短三日,不知不觉倏地就过去了。
这门课的有趣之处还在于,它不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形式,而会根据课程内容,当场要学生使用手机在脸书(Facebook)练习发帖和彼此互评。在“打卡式分享”的实战练习中,我在脸书上写道:“双一,微写作文字营,人生第一次上课必须玩手机的课程!”引得同学笑破肚皮。这个课程就是这么好玩!而且还有分组练习文案创意,活泼生动。大家都兴致勃发,笑声连连。
当今时代,网络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必须。只要我们参与网络文化,不论我们是否有意识,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微写作作者,所以有使命感的文字人必须重视微写作。微写作不是纯文学,尤其是网络微写作,沟通与交流、说服与感染,是其特点之一。它形式虽然微小,但却可以有强大的信息质与量,传递价值,触摸人心。要让我们的写作真正地抓住人心,就需要对人有深入的了解。这个课程引导我们思考:我们有没有关注文化现象?是否关心读者的处境?是否体贴读者的诉求?如何拿捏语气与距离?这些问题都是我平时网络写作常常面对的。这样全面系统地总结出来,更能帮助我在日后的网络写作中有意识地留意这些问题,更深入地提高写作质量。
课程中,老师着重点出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微写作是为谁而写?使命是什么?对于基督徒文字人,微写作不仅仅是有感而发或释放表达欲的出口,而是肩负使命。我们必须检视自己是否有爱读者的心肠,文字是否有爱与温度,是否能造就人。老师提醒我们,每次写作,都要邀请圣灵同行,心中有爱,笔下有灵,让文字的仪容和态度,都符合神国使者的公关形象。
以前,我对“文案”这个词的认识很浅,而这次课程使我充分认识到文案的重要性,“文案力”这个词语深深印在了我心里。老师用大量实例介绍了理想文案语言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干净、简洁、精准、流畅、爽脆等等。落实到网络写作,老师就每个细节都给出具体的指导,从文章的题目、到导言、内容、结构、排版、发文节奏、与读者互动等,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需要精心处理。
除了文字本身的修辞要求外,“故事力”是提升文案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老师提醒大家,这个时代是“讲故事”的时代。很多经典的广告片,包括台湾大选的竞选电视广告,都诉诸于故事吸引并影响读者。“别告诉我月亮正在闪耀;让我看洒落在玻璃碎片上的微光。”(契科夫)——用故事和图像语言把要表达的道理不声不响地演绎出来,比干巴巴地讲道理要有效得多。
检讨我自己的写作,图像语言的匮乏是我文章的一个短处。从小到大,作文考试都是议论文,造成我写作缺乏故事力与联想力。课上的精彩例子带给我很多启发,让我意识到故事对于文字事奉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的生命故事。讲别人的生命故事和见证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是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路程更容易打动读者,因为读者可能在文章中发现自己,产生共鸣。
在人们无时无刻不被网络信息与文字包围轰炸的今天,莫非老师开设“微写作”这门课是极为适时又实用的。网络已经是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工具,这片广大的“田野”是我们用文字松土撒种的好地方。所有基督徒,无论传道人还是平信徒,都应该有网络文字事奉意识,把握神所赐的时机,在网络文化土壤中耕耘撒种,做网络宣教士,用文字来影响生命。
课程的末尾,莫非老师对“如何成为网络宣教士”给出了指导性的原则,对网络写作可能遇到的试探与挑战也做出了提醒。“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真诚胜于一切”,我们当追求生命的成熟与真诚,用爱包裹真理,保守己心,肯付代价。莫非老师最后劝勉我们:“无论粉丝千万或几许,总要成为神所呼召的那一位文字人!”
阿们!“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