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深淵與深淵的響應--文字事奉的又一村

廖杞燕

回想來上創文的初衷和急迫性,是跟一生的志業和職業有緊密的關係。
從小,我就有一個文學夢,因為愛看詩詞、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所以,在學校的國文課有較佳的成就表現。老師捧著我的筆談,抑揚頓挫地朗讀給全班同學聆聽,當時的心境有如山與海的回響和唱和,這幕情境至今還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時而湧現,時而感念。
當了作文老師之後,藉著和寫作專家、文藝兒童切磋文筆,終於有出人頭地的時機了,不論是在社區報的文章、寓言故事的創作,或者論文發表後的被引用,這些點滴、筆墨都成為我記憶箱裡的收藏品。這兩年,由於在小學任教,親手培訓語文競賽選手,榮獲優異的成績,教導主任鼓勵我參加社會組寫作比賽。然而,自己的寫作經驗常常是文句反覆修正,文章時時搬段移落,這種大風吹的工夫成了我的拿手絕活。我的煩惱像黑潮一樣直奔太平洋。反覆折騰自己的磨心石寫著:這種未經長期訓練的技能怎能在社青寫作比賽中奪得佳績呢?如果競賽學生的好成績與指導老師的壞成績成為對比法,那將會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笑談啊!這怎生是好呢?

    還好,我來參加「下筆頭頭是道」的創文課;雖然從事文字事奉是以前的公事;但是,成為先知筆錄卻是將來的要事。以前,就有屬靈長輩提醒我要寫靈修筆記;但是,因為沒有耐心寫,總是三言二拍的草草了事。但是,文字課一連五天的日記導引,讓聖靈引導我直書胸懷暢所欲言,整個人就這麼活了過來,思路愈來愈靈活,創意也開始源源不絕。而且,老師的講論直逼胸門,寫作的心竅一經點化就通體舒暢,再透過一把火的點引,從腦門燃燒到肝肺心脾,連腳掌手心都暖烘烘。不但如此,同學之中,意之所興隨筆即來的美文佳句,頓時讓我心嚮往之……。我,也要如此。
記得,一月底前要交的作業「第一流人物」,讓我的寫作思路開始有了初階的謀篇,為了符合寫人物時要有外型的描寫(形式),我選擇了以賽亞書和十架苦路的材料來鋪陳耶穌的身影(內容)。開課後,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是要在短時間(15分鐘)內完成命題作文「死、好死、好好死」,我以聖經故事為題材,勸喻世人作抉擇,在四人一組的分享中,我是高票落選;但是,回家後,我決定根據解釋文題的寫作技巧再重寫一次,讓這篇文章有了截然不同的風格和生命。(可詳閱附件一)
我在教會的服侍,常常要擔任三個截然不同的責任:司琴、申言者(或是分享者)和廚工。每週的主日,我常常是第一個打破沉默的平信徒,記得上週主日,我分享的內容和簡媜的<夏之絕句>的開場,有異曲同工之妙,我說到:「以西結看到的異象是展開神國歷史的一頁,是神真實的付託,他和我們所看到的異象不一樣,……我一進教會就看到異象,神要我去關心心靈軟弱的人,後來,身邊出現很多得了憂鬱症的同事、家長和姊妹,她們因著有人陪伴扶持,能夠走過這段坎坷的道路,……。」其實,為了研究<夏之絕句>中「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也跟老師詮釋整篇文章的謀篇和大意,這些課後複習和研究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我分享信仰、見證的架構和素養。或許,就像李白所說的「大塊假我以文章」大自然也可以成為神國文字工作者的寫作材料,我們不要把自己侷限在聖經的故事裡面。最近,剛好在讀<詩篇>,發現詩人因為自己犯錯或是祖先犯錯導致自食惡果的命運;因此,寫詩呼求神的恩典臨及,這些反覆訴說苦難和祈求的詩篇不是我們長時的景況,但卻是在苦難中的我們需要深讀的文章。然而,當我們放眼大部分的人生,其實,需要創作的是正常生活的美好文章,還有,經營跨越信徒和非信徒的橋梁文章,所以,我和老師的創文理念有不謀而合的價值觀。
如果有人問我,在寫作之路最需要的恩典是什麼?我會告訴他「持之以恆的寫作和閱讀」。就像很多家庭主婦在抱怨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它們淹沒了打拚裝扮和充實新知的時間,雖然我是一個全職工作者,沒有家庭的捆綁,但是面對教甄的考試,以及像小媳婦的代理教師身分,這些瑣事讓我忙得焦頭爛額;所以,今年三月我決定要穩定的閱讀和寫作,因此,我已經在閱讀老師介紹的五本書籍了,並且已經加入咖啡屋,以後會陸續參與練寫文章、點評和創作。
在營會中,有很多經歷神的帶領和篤定,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兩次的上臺分享,因為在臺下有很多的心理衝突和複雜交織的內容,但是到了上台分享的時刻,我卻能夠真誠的說出心中的綑綁和實際的解脫,這是我經歷神的美好時刻,在一群表面上是陌生人,但實質上卻又是親人的面前,要剖析自我的黑白兩道,需要來自聖靈的勇氣和智慧,感謝神!我做到了!
在文字課的第一天,我就對這條先知文字事奉的道路很堅定,很有負擔。因為這棵長出子葉的蔬菜已經快速的長高長大,相信不久的將來,會開出清麗的花朵和壯碩的果實。期盼志同道合的文字夥伴們一同加入,把死心掏給非信徒,把活筆供應以色列,願世界村的活人在新耶路撒冷同是一家人 。

附件一:「死、好死、好好死」
創作一:
人生不能歹死,要好好活,人生不能慘死,要好好死,若二者只能擇其一為命運之輪,我選擇好好死。因為死亡的日子長過在世如蟬的歲月。
在陰間數算恩典的聖徒有如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聖經提到窮困潦倒的拉撒路躺在亞伯拉罕的懷中,享受聖徒的扶持和溫暖;但是,另一個地獄的場面卻是有永火讓財主痛苦難耐。這場紋身的火焰持續燃燒了數千年,讓歹死的陰魂苦不堪言。這是神的定旨,讓惡人受苦,義人享福的計劃,為的是讓世人以神的眼光和智慧來判斷為萬事萬物的價值,也讓神的百姓淬鍊出金銀寶石不朽的永生。
如果讓你選擇在世享受榮華富貴,或是選擇受苦,你會怎麼做呢?  
創作二:
死,是卸下勞苦重擔的時分;好死,是保守心懷意念的結局;好好死是享受永生真道的當下。如果能夠認識死亡的意義,又有誰會害怕一死魂魄飛逝呢?
摩西統領以色列的百姓過紅海,建立一個十二支派事奉的體系,他們在曠野生活了四十年,他一肩挑起屬靈導師的任務,又要建立會幕事奉的常規,真是困難重重,工作的重擔壓得他只好分派勞務給百夫長;但是,領導一個兩百萬的大國前進,需要的是無止盡的背扛和擺上,他經歷了極重的勞苦,卻沒有唉聲嘆氣。這位謙沖又忠心的牧者,雖然被神留死在尼波山;但是,他終於卸下帶領百姓到迦南美地的重擔。面對死亡的命運,摩西並沒有哀嘆、煩憂,只有順服!
在耶穌登山變像的真實故事中,我們知道摩西向耶穌顯現;所以,我們知道摩西正在享受永生之福,「死、好死、好好死」的臨終道路是三段碑的路程,相信再愚蒙的腳蹤也知道該往何處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