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服事果效甚於效果

2009年去千橡城服事,開基督徒閱讀課。在去之前,最大的顧慮是果效。因為課程設計原本是十週,後為遠距離無法常去,Torrance 改為五週,這次千橡城又密集在三天內以五堂課走過。

 

我深知飽和的訊息需要時間來沉澱,這樣地速食,學生吸收狀態如何?一直是我的顧慮。結束後,曉寒來信說效果好極了,但是我心裡卻知道效果和果效是不同的,我擔心的是果效,不是效果,你們知道這之間的差別麼?

 

我深深知道。

 

對一個傳講的人,尤其是為神傳講的人,剛開始操練都會擔心講出去的效果會如何。會不會枯燥?講得清不清楚?邏輯有沒有漏洞.....那時比較擔心的是傳講的一刻,觀眾反應會怎樣。就好像寫作,剛開始擔心的是會不會被接受發表,發表後,有沒有人讀?讀了覺得是否寫得還可以。比較多個人的患得患失。

 

但隨著服事經驗,漸漸會發現臨場會眾反應只是第一層的驗收,讀者讀了覺得不錯只是輕輕地敲開了門。卻不代表完成使命,不負神的托付。

 

在芝加哥我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一位死忠聽眾忠實地跟著我那幾天每一場演講,不論是單身講座還是文字課,他場場出席,即使已婚,也不打算寫作,他只是想來聽。然而,我也看到他每場必睡,結束後又必來和我說好。我不覺得我服事了他。

 

也有一對夫婦在洛城,我每講婚姻他們必到,跟著我多年,婚姻卻愈走愈分離。到後來。終於跟到我的教會,我一對一地先後分別帶夫婦兩年,才算免強地保住了離婚,但到今天都差強人意。我也不覺得我的服事有其果效。

 

還有些文字課的學生,忠實地每一堂課、每一年都會來上,上到可以畢業,卻沒有看到他一篇文章寫出來。這最讓作老師的覺得教學失敗,這也是為何後來我會決定設下要先交作業,才能來上課的要求。

 

還有....

 

相信許多傳道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因著服事,我們見證過太多的生命,知道每一次的服事,衡量果效無法就在那一場的佈道、演講,或文章發表的一刻。甚至多少人舉手決志,那個數字都不能看得過重。因為有時候有人舉手決志,是因為那一刻的感動,之後卻可能多年沒有更進一步的信仰進展,仍是枉然。

 

像傳道書的作者,「我將這一切事放在心上,詳細考究」(9:1),漸漸對自己的服事生出一個禱告,就是盼望我的講或寫,不要讓會眾只覺得像看煙火,一片燦爛,眼花撩亂,放完也就完了(那是效果)。這是我最深的顧慮。我求神能多少有些火花落在聽眾心中,能靠這餘燼燒出一點星火,最後,當然最好有一天能在其生命裡燎原,而且火不止息,能燒出一祭壇的火。

 

    當然,我們只是農夫撒種,叫人生長的是神。只是身為工人,沒有果效我也難免會覺得虧欠。這次在千橡城教會裡,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撒如此多的種,這土壤是否吸收得了啊?從我對生命成長過程的了解裡,知道這樣密集有點強求。所以即使已講完,對「果效」仍需要禱告,也仍在求神憐憫。也可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盼我們每一位都能忠實地求「服事果效甚於效果」。

 

主內使女

莫非  寫於5/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