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對我而言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一直以來都還算喜歡看書;陌生,是從來沒有正經提筆創作的經歷,頂多能算個文學的消費者。這種情況延續到信主之後。這几年開始在教會教成人主日學。在備課時漸漸發現,教好一堂課和寫好一篇文章有諸多相似之處。兩者都要需要清晰的表達、連貫的思路、準確的用詞等等。這讓我開始注意到自己有提升寫作能力的需要。
也就大約在這段時間,同一教會的一位姐妹將“文字事奉”的理念和“創文”一起介紹給我。她自己是專職作家,而且常與創文同工。2013年年初,經她再三推薦,參加了“創文”的退修會。那次退修會的主題是“開卷作者心,下筆讀者意”,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讓我對於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有了全新的認識。從那之後發現,自己的閱讀增添了不少的滋味。不過,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了“創文”。
在我印象中,作家大概和藝術家類似,多少有點孤傲。在此之前,也沒有多少接觸基督徒作家的經驗。所以在認識“創文”前,對於我這麽一介毫無文字經驗的人,要冒然進入到“文字工作者”中間多少感覺有點躊躇,不知道那將是怎樣的情景。等到真正走入這群人中間才發現,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工,都隨和可親。與他們相處,與一個普通團契中弟兄姐妹的相處無異。更難得的在於,幾位身為作家的老師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與眾人分享自己積累的文字經驗,以及那些帶著血淚和汗水的成長經歷。看得出來,他們是誠懇地實踐著“傳遞文字異象,栽培文字工人”的目標。 就是這樣平實真誠的服事態度,讓我可以從最初的不安中放鬆下來。再加上老師們的講論精彩,給予我實際的幫助。因此,在收到文字營的報名表之後不久,就決定參加。
四天三夜的文字營,課程安排相當密集,轉眼就結束了。基本上就是在教室、餐廳、寢室三點之間不停地穿梭。只有在往返的間隙,才能順便欣賞一下Pepperdine University那著名的依山傍海的校園。不過營會裏面的精彩,一點不輸門外的美景。只是當時文字大餐放在面前,只顧著往嘴裏不停地塞,現在才有機會慢慢回味,來數數這次文字營收穫的“一二三”。
一群人
第一個收穫是認識了一群喜歡文字的學友。這次在文字營上的是蘇文安老師的文字入門課“心與筆的飛躍”。教室裏坐了12位同學。雖然,都坐在那裡聽蘇老師上課,但是文字事奉的經歷各有不同。有的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有的只能算是文字票友。有的已經在從事文字事奉,有的和我情況差不多,沒有文字事奉的經歷,但是希望通過學習文字提升話語教導的技巧。有的是常年筆耕不斷,也有走出校門後就沒有再提筆作文的。有的住在本地,有的住在外州,甚至還遠居香港的。很難想像這群人在平時會聚在一起,卻因為“創文”彼此認識。而且既然都坐在同一個課堂裏,就都成了同學。
算起來,大家相處的時間有限,卻還是能夠從課上的討論中、從課間的閒聊中、從用餐時的天南地北的交流中,聽到每個人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其中,有的故事新鮮如草上的露珠,晶瑩奪目;有的故事則是用一個世紀的時間匯聚出來的大河。印象最深刻的是蘇文安牧師一家,從祖父開始四代人的見證。我們只是匆匆從裏面取其一瓢就受用不尽。不管是大河還是露珠,其中都可以看到神在每個人身上的帶領。蘇文安牧師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來參加創文的文字營就是加入了一個永遠的團契。我想可以這樣彼此播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就是這個團契的開始。
兩套功夫
第二個收穫是學到兩套文字的“功夫”。蘇文安老師酷愛金庸的武俠小說,所以上課也會用到武俠裏的語言。一開始,他就把自己教的內容分成“內功”和“招式”兩個部分。所謂內功就是“七每運動”。通過七種日常的操練,達到改變一個人內在的體質的作用,使其能夠勝任文字事奉。其實,這就是任何一個參加過創文活動的人,都耳熟能詳的格言,“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的最好體現。在教你任何其他的與文字寫作相關的技巧之前,先通過“七每”塑造你這個人。讓你先有好的屬靈和文學的體質,接下來不管從事哪方面的文字事奉,都有堅實的根基。我發現,對於立志要服事主的人,只要稍加調整,都能夠從這“七每”中獲益,因為真正有效的服事都應該是從服事的人開始。看來這“七每”無論怎樣都是非練不可的。
至於外功的“招式”,則是通過“寫作十訣”來練就。這十訣從如何找靈感、抓點子開始,到如何構思文章,如何經營細節,到最後文字的潤飾,一筆一劃地教你寫作是怎麼一回事。這十訣應該是老師從自己多年的寫作經歷中精挑細選,再千錘百煉之後才放在我們手裏的,無疑招招都是寫作利器。只是我這樣沒有多少寫作經驗的人拿在手中,一時半會兒還舞不起來。信息量太大了,需要慢慢花時間去消化吸收。好在蘇老師的授課方式輕鬆活潑。他沒有使用很多專業的術語和技術性很強的內容,而是精心預備了大量實例(圖片、影音、範文等等)來開啟我們的眼界。感覺上課像是在參觀一個文學創意的博物館,在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被啟發。現在想來,這應該是最適合我這樣入門程度的學生。對於我來說,激發起對於文字的興趣和熱情顯然比灌輸知識來得重要。蘇老師的確是針對我們的程度,因材施教。
三個角度
第三個收穫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瞭解了“文字事奉”具體的內涵。第一個角度是從莫非老師來的。在開營禮和結業禮上,莫非老師都做了分享。她談“創文”的異象,談這個世代對文字事奉的需要,也談對於文字人的挑戰和呼召。其實,這並非我第一次聽莫非老師講這些事,但是每次聽到還是禁不住要聚精會神地聽,因為,她會讓我想起舊約的先知。那些先知的能力和撼人之處,不是只用他們以口所傳講的信息,而是在於他們自己的生命就被神塑造成了一個信息。從莫非老師自己的經歷傳講出來的呼召也帶著這樣的特點。神揀選了並非文學專業出身的她,不但是從事文學創作,還進行文學的教育培訓,就是要讓這個世代的人看到,只要神的呼召是真實的,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諉後退。所以,聽莫非老師的分享句句都有分量,因為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述說。這讓我看到,文字事奉應該是生命的事奉。
第二個角度是從邵正宏老師那裡來的。他是宇宙光雜誌的資深編輯。這次專程從台灣過來參加這次的營會。我沒有能夠上邵老師的課,但是參加了他的一個“散文的寫作和構思”的講座。在兩個小時中,學到了不少的實用的知識。第一次搞懂什麼叫做“起承轉和”,也是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垂直聯想”,什麼是“橫向聯想”。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寫作技巧。但是,邵老師也讓我看到了文字事奉的另外一面,那就是一個專業文字工作者的嚴謹和勤奮。作為編輯,文字工作並非是吟詩唱賦風花雪月,更多的是催稿的急迫,出刊的責任。這時候靠的就是長期不斷的磨練手裏的那支筆而成就的一身硬功夫。這讓我看到,勤奮嚴謹是文字事奉必須具備的態度。
第三個角度就是從蘇文安老師那裡來的。除了教我們兩套功夫,蘇老師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文字事工全景”。以他對於文字事工多年的經驗,蘇老師畫出了哪裡是未得之地,哪裡是廣大禾場。這是一個清醒而且現實的視野,也是每一個蒙呼召作文字工作者的人在投身事奉前必須具備的視野。因為就像蘇老師在介紹全景的最後所講的那個“一車水的故事”,我們的能力時間有限,就一定要用在神命令我們用的地方,而無法面面俱到。但是在知道呼召的方向之前,對於全景的瞭解卻是必要的。如今這個全景已展現在我面前,接下來該是認真求問神,“我的那一車水應該用在何處”的時候了。
**********************************************************************************************
看蘇老師修改的心得
1. 第一次看到編輯如何改稿,但蘇老師的標記清楚,很好理解。
2. 發現自己對基本文法還不熟悉,需要補習。比如,什麼時候用“的”,什麼時候用“地”的還搞不清楚。該用頓號的地方用了逗號等等。錯字也不少。
3. 我常在一句話中加入不必要的詞(比如“一個”,“的”),經過蘇老師刪減後句子讀起來更有力。
4. 有些用詞前後有重複,蘇老師刪減後句子更通順。
5. 有些詞使用不當,經蘇老師替換之後在意思表達上更準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