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如何頭頭是道

寫出內心,走進人心

當這堂課結束時,我將臉埋入雙手中,深深地嘆息。

 

文字道路是任重道遠,一生之久的旅程。不是為達成在文字寫作的成就上自我滿足,而是不斷地閱讀思考和寫作,洞察社會的轉化並學習有效地訴說和描寫神在自己內心的感動,透過話語和文章使抽象的信仰落實,使用語文與人連結並觸動人心改變生命。

 

文字道路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傳承,假使我的生命沒有深度,如何下筆寫出有品質的文章,我的故事又如何能感動人,甚至對讀者帶來影響力呢?與其說這堂課是培訓我的文字和寫作,不如說是建造我的生活和生命。

 

莫非老師盡心盡力地的講解,鼓勵我們大量閱讀並操練寫作,介紹許多文章的範例,分析其中的架構和技術,有如提供我們地基和鋼架以及建築的方案,幫助我們學習建造文筆工程。老師指引我們眺望一個高度願景,看到遠處近處的都市景色,以及來往人潮車潮的生活動態,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在這媒體多元化的時代裡建設,並發送信息到人心。老師鼓勵我們依照各人的特長,在自己所屬的環境中建造,使讀者和聽眾喜歡造訪我們創設的每一座建築物,他們在其中享受並受到感動,他們的生命因著我們的貢獻得到啟發而被改變。

 

當莫非老師在閱讀和寫作的主題上對我們授業解惑時,我聽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展現這文筆工程的成果不是只憑著技巧,更需要來自於作者生命內在的質量,作者的身心靈狀態,作者的生活理念和價值觀,以及作者生活經歷的寬廣度等等,正如建造工程時所需要的砂石水泥磚塊木材銅管金屬電路門窗等等,這些材料來自作者自己平日的操練和累積。

 

誠於衷形於外,我的心思和感受如何,我的語文呈現出來的也將如何。若是想得不清楚怎能講得清楚,又怎能寫得清楚呢?若要有效的使用語文,得先整理建造心思。但如何整理建造自己的心思呢?在培訓營幾天中,老師鼓勵我們藉由閱讀和筆幫助自己整理內在的心思和感情世界,並創建個人內在的靈魂生命。

 

我終於明白了,我可以從閱讀和寫作起步,在閱讀和寫作中審視自己的內在和外在的生活,讓神透過我平日的閱讀和寫作,塑造自己的生命,以至於我的閱讀和寫作可以不斷的被提升,至終自己的全人包括所思所言所寫所行,能夠將神的信息傳到讀者的心裡和生活中。

 

我不肯定我將來是否能成為神國裡的文字人,我恐怕自己寫的內容對人無益,沒有可讀性。更糟的是,假使寫的是一回事,活出來又是另一回事,那還不如不寫為妙。愚昧人不開口也算聰明,膚淺者不寫文字也算饒了讀者。

 

基督徒常被人批評,在教會裡是一種人,出了教會換成另一種人。上台講的一回事,下台之後又是另一回事。教會也被視為專門以受洗人數和聚會人數為業績。沒想到,經歷了豐富的文字營之後,我的心底起了如此般的迴盪。

 

自從多前信主以來,我的生活重心在家庭和教會。在教會裡大家學習彼此服事,傳福音是教會的主要目標,主日學查經班是生命建造的途徑。逐漸的我發現自己的生活周圍已經少有未信主的朋友,甚至進到未信主的人群中和他們的活動裡,我甚至不知如何自處。

 

過去這五年中我的信仰生活受到了挑戰,因為有一半的時間我住在北加州,有機會參加當地一個很特別的教會,這教會的傳道人不斷的呼籲大家,不要只在教會的四面牆裡享受基督徒之間彼此的和樂,要走入人群,要真正關心他們的需要,才能在所屬的社區當中帶來影響力。

 

這教會也在收音機和網絡開發廣播節目,每一星期製作十個節目,每一位主持人和受訪者必須事先寫下要講的內容。可以想像他們在錄製節目之前,使用了多少時間以筆逐字寫稿,預備二十五分鐘的節目。要規劃內容,設計題材,寫得簡潔,還要控制時間,講得生動有條理,使聽眾觀眾受益而且喜歡繼續收聽。

 

不久前這教會將建堂的計劃暫停,購買了此地一家電視台,二十四小時七天播放節目。為了使節目在華人社區收視廣泛,教會和基督徒們的習慣用語和術語在媒體運作中受到挑戰,大家開始調整自己慣用的話語,讓未信者聽了覺得耳順自然並起共鳴。同時基督徒也檢視自己慣性的教會生活,並思考如何在職場和所屬的社區與人融合與人建立關係。

 

從前教會不斷的努力邀請人進來,如今教會創新使用媒體功能,將信息傳入聽眾以及讀者的耳目和生活中。關鍵在於如何設計合適的主題內容,使用有效的語文傳遞信息。這一切都始於關切人心和人生活的需要,透過語文的媒介,進入社區產生果效帶來影響。

 

文字營之後我回到北加州,聽到一位曾經自小在美受教育,如今在台灣服事的傳道人,描述神如何帶領他們的教會,在台灣鄉村用歌仔戲演出聖經的故事路得記。當地人從來沒聽說過聖經中的"路得記",將劇場的標體誤看成記得路。神實在很幽默,祂從前感動西方傳教士為中國人翻譯聖經,或許當時神已經為這村民們預備將來有一天他們誤看了歌仔戲的標題反而被吸引。



結果開戲當天村里男女老幼大家互邀在開演兩三個小時之前入座,迫不及待地等著"記得路"開演。來觀賞者九成以上是未信主者,他們看戲之前覺得興奮,看的時候感動流淚,看過之後回味談論。我們可以想像那群編寫劇本的團隊,他們的語文智力如何深入人心產生果效,透過當地的傳統文化使鄉民有機會聽到聖經故事。

 

此教會接著在台北展開夜店事工,使用音樂和故事讓年輕人有歸屬感,吸引他們不斷的回去那夜店聽故事領受信息而決志信主。後來這教會參與某個民間宗教的特大慶典並擺設攤位,讓行人遊客來祈福求平安,連電視台的記者們也來排隊,抽經文福籤之後接受代禱。幾所電視台相繼報導教會傳教如何本土化,讓人覺得有親和力等等。假如那些服事者沒有想得清楚,又如何能將信息對人表達得清楚呢?

 

在北加州我有機會認識一群登山的朋友,其中大部分不是基督徒,大家都是高學歷愛讀書的知識人士,他們的資歷閱歷口才歌唱文筆說來唱來寫來頭頭是道。我除了聖經聖詩和屬靈書籍的涉獵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與他們有所交集或共享呢?

 

我與他們相處時,我發現自己過去所接受的傳福音訓練顯得多麼有限,過去我曾經接受過的家庭關懷輔導訓練在這環境中顯得多麼乏力,過去我所引以為傲的教會生活體驗如今看來是多麼自以為義。在這些未信主的朋友中,我有什麼可令他們感動或羨慕的?我的生活是不是第五本福音書?我的故事是否能觸動人心?

 

最近我和一位曾經在中西部一所名校任教數學多年的女教授一起吃飯時,談到目前中東地區的恐怖殺人事件,她說聖經中舊約裡記載的殘酷殺虐故事如今重複發生,因為這個緣故她聖經看不下去,我思索著如何回應時,想起莫非老師說的:目的不在贏得論點,而是邀請對方對話,重點在保持對話的路線暢通。

 

人們不願到教會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人們不願意和基督徒來往的原因值得我們檢討。我是否能有深度的建造我的內心,我是否俱有相當的語文能力走入人群,我是否能適應具有挑戰的環境,我是否能夠言之有物,我是否能謙卑受教,不停地成長探索反思,在語文方面自我充實和鍛鍊。這是每一天以及一生之久的操練。

 

今年夏天在南加州參加的文字培訓營,兩位老師在課堂上所傳遞的信息,與北加州的教會和台灣的教會所發出的信息呼應迴響產生共鳴,使我內心震撼。為何這堂課的題目是:下筆如何頭頭是道?原來寫作和話語息息相關,有相互影響的功能。想得清楚,講得生動,寫得有深度,有如身體的器官和肌肉骨骼相互牽連不可分割。沒想到文字培訓營帶給我如此多感悟。語文的力量如此大,語文的影響力如此深遠,令我心動。文字可以走入人群,文章可以走入社區,話語可以走入人心。

 

然而我心裡覺得沉重。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假使我活著沒有使命感,除了追求吃喝玩樂和自我滿足之外還有什麼可誇的呢?倘若我寫作沒有使命感,那麼為何而寫作呢?假使神要使用我在文字上服事,那麼祂希望我在那裡起步呢?工人先於工作,生命有歷練,文章才有內容,語文有智能,文字才能從平面變成立體。但願有一天,我的內在生命和外在生活,和我說的寫的有相等質量。但願有一天,當我由內心向人說故事時,神使用我的語文加上祂的智慧和能力,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喚之以靈。

鄭雪卿

20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