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文學隨筆營心得
朱妙卿
連續二年參加創文在南加州舉辦的暑期文字營,作為犒賞自己的屬靈退修會暨文字進修班。
這是一門新課,基於對創文的信心就報名了。課程安排一如既往的流暢,教材極其豐富且多樣;莫非老師將所有能搬到課堂來講評的文章、圖象、電影,都替我們準備了。透過各樣文字與非文字的視聽媒介,藉著大量閱讀、觀賞、討論、與評析,老師一一指認文學表達中慣用的圖像語言、隱喻、比喻、比較、對照,站立點與對立點的比例等等技巧。老師並且激勵我們用批判性思維來察考是否段落前後呼應、脈絡貫通可循、主題或昭然若揭或埋於伏筆。終極目標在於培養身為普通讀者的我們,能用批判性思維來讀與寫,期許學生能夠寫出精闢的文學隨筆。
嚴格說來,我算不上普通讀者;因為閱讀的書籍實在少得可憐,文字素養基本停留在國文課本。這門課有三篇不短的文章範例需在堂上閱讀(或許我該笨鳥先飛,提早過目,當做課前預習),讀後且要一同研究討論。我發現我的閱讀速度總是比同學慢好幾拍,跟不上卻又不想耽誤大家的進度,最後就囫圇吞棗。討論時由於線索不全稍感進退失據。還好老師有根有據的總結,解除我的困惑。看圖像和欣賞電影就沒有時間壓力,因為大夥是同步行進的。既能觀照全局,就好有的放矢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我喜歡細讀精讀,像用長鏡頭拍慢動作,思緒有展翅翱翔的時空;讀通讀懂比讀多讀快更有滿足感。中學時,在國文課的論語補充教材中,欣然發現不少既合理又可行的教導,例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聽其言而觀其行」,「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等等名句。不忙的時候,我閱讀人情世故,解讀言行舉止,查驗理論實際。不甚理解的大道理,就暫存心中反芻,直到滿意答案浮出水面。 或許,我勉強算個另類讀者。
想想老師準備這門課,須兼顧理論(tell)與賞析(show),和兩者間的黃金比例,既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要能滿足不同文字素養、閱讀習慣、和思考模式的眾讀者需要。這門課的誕生不也經歷嚴謹又有趣味的文章鋪陳架構的過程。老師善於調配豐盛的文字饗宴,連我這不合格的隨班附讀生,也能興致怏然的觀摩學習。感謝莫非老師的這份大禮,讓我不致因讀書少而被拒於門外或怯於進場。
“寫作,是閱讀的延伸。閱讀,是寫作的開始。” 學,然後知不足。每次從創文回來,都滿載好書而歸。然「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過去一年刻意加入兩個讀書會,與同好切磋將近十本書。既然選擇用文字來承載生命故事,借鏡文學作品、學習“說與演”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想起耶穌撒種的比喻,我期許以閱讀更多好書, 來預備自己成為適宜栽種文學的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