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藝海拾貝
— 2016年《W210你有故事我有筆 — 採訪报导營》課後心得
劉小臨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推進,採訪報導已經不是專業記者的特權,有全民採訪意識的個人或教會可以更全面、更及時、更深入地捕捉基督徒的生活、文化、議題,在信仰混雜、價值觀缺失的時代,從千千萬萬的鮮活實例中真實反映基督信仰如何讓當代人活在道成肉身的祝福中。
採訪,是敲開另一無限寬廣寫作境地的敲門磚,是挖掘如海沙般眾多生命故事的挖掘機。
帶著這样的信念,我選修了蘇文安老師2016年再次教授的《W210你有故事我有筆 — 採訪報導營》。在這次採訪營上,蘇老師教學加實戰操練,讓我這曾淺嘗過記者滋味的文字工人,感覺像在海邊玩耍的小孩,興奮地撿到好多顆漂亮的貝殼,同時也發現採訪這門技藝是如此廣博,值得不斷學習。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在此我想曬曬這些漂亮寶貝。
閃亮貝殼#1:採訪有難度,但不難掌握。
蘇老師是多年從事採訪、期刊和書籍企划編輯的資深文字牧者,有豐富的帶學生經驗,這次上課一開始他就送給我們這顆貝殼。經過四天三夜的課堂教學及課後將近一個月的實戰演練(為《神國》雜誌採訪撰稿),發現果真如此:採訪這特殊技藝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在課堂上用心學習了採訪基本功,並按照自己的能力在採訪團隊中接受一項具體任務,然後在教練的督導支持下攜手共進,走完實戰演練全程,就一定能習得採訪報導的基本能力,這為以後在適合自己的採訪任務上繼續操練打下堅實基礎。
閃亮貝殼#2: 閱讀優秀採訪報導作品
蘇老師作為資深編輯,雖已多次授過此課,今年自年初以來又一直密集服事毫無停歇,卻仍擠出時間改寫講義,定意要以新鮮架構和內容,將最好的呈現給我們這一班學生。講義中甄選出的幾十篇範文篇篇是精品,主題、文體、風格各異,經蘇老師重點講解,課後再靜心仔細閱讀,如同快速充電,在不熟悉的話題上得以窺見如何成文,在熟悉的話題上可學到如何博取採訪眼光深入挖掘。我一邊閱讀這些範文一邊嘗試「逆向工程」,推測作者當時如何設計採訪目標與角度、問問題、並整理寫出有價值有意義的報導文章。我發現閱讀優秀作品真的是不斷提高採訪報導技能的重要基礎和創意來源,以後仍要堅持閱讀。
閃亮貝殼#3:學會如何問,敲開一扇門
在從前的採訪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如何問」是採訪成敗的關鍵。遇到頭腦清楚口才又好的受訪者還算容易,可是碰到不斷跑題、或者問一句答一句、甚或不知所云的採訪對象,隨著採訪時間漸漸用完,心裡壓力著實越來越大,因為知道沒問出足夠內容,很擔心寫不出有價值的報導文章。碰到必須採訪自己不熟悉的議題時,更是緊張,一旦對話變得複雜、敏感或陷入僵局,則很難駕馭。
蘇老師在課堂上引用了前電視新聞工作者、創文同工施玲羽的感言:「採訪過程中,怎麼問問題、問什麼問題、 有沒有挖出讀者想知道的事情、如何幫助讀者多面向、多角度地觀察、瞭解受訪者這個人…等等,都決定了這篇採訪稿是否有質感、有深度。一個成功的採訪如果訪問者事前功課做足了,訪問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到位中肯,往往能製造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對話; 讀者或者觀眾也能夠透過訪問者與受訪者之間的真誠對話,捕捉到不一樣的風景,而獲得具有啓發性的學習與感受。」所言極是。
若把採訪對象看作一塊尚未開採的玉石,如何把玉石雕琢出「質感」,採訪過程中的問題設計和發問的方式會起關鍵作用。蘇老師挑了幾篇範文,先不讓我們讀文章,而是解說了當初的採訪背景後,讓我們仔細比較採訪者設計的原始問題稿和蘇老師修改過的問題稿,從差別中體會如何設計採訪問題。
例如,怎樣設計問題的順序以達到與受訪人破冰並逐漸建立信任、放鬆氣氛的目的?怎樣在敏感話題上把握好文字、問出合宜並有質量的問題?又如何在有限的採訪時間內,像探礦儀一樣精凖有效地採集到足夠可用信息?做過這樣的分析後,發覺原來看似簡單的問題稿實際上代表著縝密的設計心思。採訪者只有事前做了充分調研和準備,才能設計出「有的放矢」的問題稿,並在實際採訪過程中與受訪者有效互動、臨機應變,並且「萬變不離其宗」,讓訪談始終圍繞設定的主題進行。
採訪中,「如何問」其實還包含「如何聽」。發現受訪人侃侃而談、難以打斷時,如何掌控局面?怎樣練就一副好耳朵,聽出受訪人的弦外之音?蘇老師慷慨解囊,傳授了許多錦囊妙計。
採訪中,「追問」也是個很重要的技能,可以捕捉更多具體信息,更可在採訪現場出現精彩情節時及時深入,問出細節、轉折等,不讓精彩故事及場景白白流失或殘缺不全。蘇老師為了讓我們記住追問的重要,選了一則極其爆笑的追問笑話給我們聽。當我笑到腰都直不起來時,忽然明白:蘇老師的目的達到了,因為我再也不會忘記追問有多麼重要!
閃亮貝殼#4:與受訪者建立、經營關係
採訪對象有時是自己的熟人,有時是別人推薦的,但無論如何,採訪者都要試圖站在受訪者的角度,設想對方為什麼願意接受採訪,然後發揮影響力、說服力,激起並保護住受訪者分享的意願。而這一切,都從與受訪者建立關係開始,而這關係又需要持續經營,包括訪前仔細安排採訪時間、地點、交通路線,事先溝通採訪問題,採訪現場的招待、語言和肢體語言的溝通方式,採訪後的謝函、補訪、履行承諾等等,事無钜細,蘇老師一一教導。
原來,採訪絕不只是一件事,而是面對一個人(或一群人),對受訪者不能持理所當然的態度,如此經營關係不僅表示尊重,也定能增加採訪質感,因為一個好故事,除了發生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主人公發生了什麼變化,人內在生命的改變應當是我們採訪寫作的重點。
閃亮貝殼#5:不能味同嚼蠟
創文主任莫非老師曾經這樣形容某些傳統的基督教雜誌:「見證文章居然會讓人看得兩眼發直,而且像吃多了某種同類性食物,兩、三口就再也『吃』不下去….在這些文字裡面,神是抽象的….人是單調平面的….信仰在其中,像一枝被關在真空玻璃瓶裡的玫瑰,早就枯乾失色,謝得不成樣。『味同嚼蠟』原來是這樣的滋味?」
採訪來的見證文章,恐怕比個人見證更容易味同嚼蠟!寫個人的經歷,好歹肚子裡有貨,記得所有細節,想在乏味的事實上加添些情緒標籤也不大會加錯;可是採訪,通常談一兩個小時,能把所有事實搞清楚已經很不容易了,何談寫出情緒、寫出味道、讓道成肉身?
但上了蘇老師的採訪課,感覺自己的寫作情趣商數迅速提高了一截兒,除了上面提到的追問笑話讓人前仰後合,蘇老師充分調動諸如非主流採訪人如何帶出親和力、白烏龜夫妻成為恩愛相隨的典範等等課堂教學視頻,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傳授「除蠟」技巧 — 原來,採訪報導呈現的方式可以如此豐富!課上還放映了一部我邊看邊說「這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電影」,以極其生動的方式教我們如何做個專業的採訪者。好幾次課堂討論太精彩了,導致時間不夠用,我真寧可縮短課間休息時間。
閃亮貝殼#6:精益求精
文字是很有魅力也很有趣的,善於運用文字是提高文章可讀性的普遍要求,但對採訪報導寫作可能要求更高,因為寫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臆測,使用文字表述不可隨意。
我們採訪小組這次實戰寫作的採訪稿幾經大改小修,自覺已經很不錯了,但蘇老師掃描回傳的修改意見稿仍是花花綠綠,每一處修改意見都藏納著蘇老師的文字功力,使我感佩,精益求精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堅持!
這裡我略選幾處蘇老師的修改意見做出反思。
細節處理:
1、「這令他們心裡十分不安」,改為「「這令他們十分不安」。
回響:若平時怎麼講話就怎麼寫下來,就會發現平時講話太囉嗦了,有很多不必要的元素。要把寫作精煉設定為目標,才能不斷精進。改稿時,要隨著行文念出聲音、感情來,才能發現不通暢或冗余之處。
2、文章中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還是漢字表示,各媒體是有體例的。以前給《神國》雜誌投稿後,蘇老師已給我說明了《神國》的體例,但我忙亂中沒有重視這「小」事,所以一直沒有記住。這個問題這次又被蘇老師捉住,提醒我以後必須按規矩做事,同時知道自己記性不好,所以趕緊將此體例鄭重地記成文檔,以便隨時查詢。
暗藏的疏漏:
「……曾在歐洲、亞洲、北美很多國家實地採訪拍攝」 ,改為「……曾在歐洲、亞洲、北美好幾個國家實地採訪拍攝」 。
回響:確實,北美只有三個國家,怎能說「很多」?這句話表面上沒有語法、邏輯錯誤,但卻不符合實際地理狀況。还有,到底一共去了十个、二十个、还是三十个国家?「很多」的定义太模糊,不如保守些,较能符合实情。校對時不能只浮在表面,還要仔細斟酌,才能發現這類暗藏的疏漏。
運用文字精凖表達:
「要把受訪者生命改變的經歷、神的作為濃縮在15-30分鐘的影片裡」,改為「要把受訪者生命改變的經歷、神的作為濃縮在短短15至30分鐘的影片裡」。
回響:不加「短短」二字,讀者未必清楚15至30分鐘對影片來說是長是短;加了這倆字,將影片製作的難度就點明了,讓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貼切、清楚,並傳達出情緒。
閃亮貝殼#7:編輯的功力
一篇採訪稿快要成稿時,作者因已修改多次,對自己的稿子可能因太熟悉而產生盲點,難以發現其中架構、邏輯上尚可提升之處。蘇老師是資深編輯,出手不凡,有時僅僅調整一下幾個小段落的順序,就能讓本來讀不通暢的文路變得通暢;有時他對我們的草稿「做個小手術」,「術後」的稿子雖短小了,信息卻更清楚、突出;蘇老師還有一些編輯、修改的方法提高了我們報導文章的韻味,讓平鋪直敘的交待變得起伏有致。我也很希望練就這些編輯功力,相信以後多觀察、多練習、多請前輩指教,必會提高。
真心盼望自己和眾多為神國服事的文字工作者能不斷擦亮「採訪」這部武器,為神記錄廣大世界的歷史和其中的生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