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死讀書」!
「從讀經、讀書,到用屬靈眼光閱讀萬事;思想和生命上,我們學習作大人。」《書蟲落網有出路-航向閱讀新視野》封面的這段話,道出此書精華——不僅教導紙本閱讀方針,更將閱讀範圍延伸至「讀經」、「讀萬事」,乃至於「讀個人」,大大擴張閱讀的境界,使讀書不再死板板、硬邦邦。
全書分為六章,頭兩章緊扣書名關鍵字——「網」,說明網路時代下的讀者,如何能游刃有餘地回應科技帶來的衝擊,接著,使用接二連三的問題作為標題,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與重要性;至於後方四個章節,則以「聖經作為閱讀經典中的經典」起頭、「網上閱讀需要網下閱讀作根基」收尾,而在頭尾之間,共探討三種閱讀——讀經、讀屬靈書籍、讀生活,最後由一名留美期間,藉閱讀認識、紮根基督信仰基礎的弟兄,於最後一章現身說法。
整本書籍脈絡分配清晰,三位作者——莫非、馬睿欣、譙進均運用自身經歷,深入淺出地分享閱讀事,當中不乏受益良多的佳句,推薦讀者加以收藏、激勵他人。
本書許多段落讀來於我心有戚戚焉,亦有引發反思者,以下列舉五段落:
「生活繁忙,書讀過真的會忘。」馬睿欣在本書〈生命舉重——靈修閱讀〉的「邊讀邊講」 篇章中,分享「作筆記、參加讀書會、邊讀邊講」三個偏方,幫助有心藉由閱讀裝備個人、造就他人的讀者,能以達成目標。看到這,我馬上拿起一張筆記紙抄寫下這三種有助閱讀吸收的方法,不知不覺便實踐「作筆記」這項建議,可見我十分認同作者的這段話。
過去無論在學校上課或私人閱讀時間,我同樣會用作筆記的方式,整理並釐清我所吸收到的資訊,這幫助我累積不同領域的知識,使我在撰寫自傳、書寫報告時,有多方得以揮灑想法的題材。不過,也有些時候,我的筆記日積月累地增加,卻不再被我拿起來閱讀,對此,我認為手機應用軟體如Evernote能替我解決這項缺失,藉由不斷更新與統整,我可以隨時想起,就隨時閱讀。
至於參加讀書會這點,我先前曾經參加過教會的讀書會,按照馬睿欣的說法,讀書會可以讓我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學習摘錄重點,並聆聽每個人獨到的見解。順著這個說法,我延伸思考查經班的功用,也許當我們針對一節經文,舉出各種生活應用,提出個人對經文的感受,那也能稱得上另一種形式的讀書會。
最後,馬睿欣所說的邊讀邊講,讓我發現自己其實早已養成習慣——我總是在課後或讀後,找對象反覆分享吸收的內容與收穫。我的高中數學老師曾說過:「你教同學運算題目,獲得最多的往往是自己,因為你在教的同時,也在反覆練習。」這也許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在一遍遍重新學習、演練的路上,短期記憶也就成了長期記憶,最終將豐富的重點,納進腦海。
「寫作者往往是遙遠的。」譙進在書本〈一個基督徒的閱讀記事〉的「用閱讀塑造服事」 篇章中,分享作者若只透過書本與讀者交流,總會因為時空、距離的限制而打些折扣,儘管我們常說「閱讀能使我們和作者對話。」
不過,這並非完全悲觀的事實,譙進認為,藉由「作者親自授課,效果就不一樣。」我認同這個說法,這就好比今年二月莫非老師親自教授華神文字課一般,她走出書本,與學生建立關係、談天說地。在她著作中已帶有點溫度的文字,如今因著實際與學生參與的經驗,又再添了一分熱度。往後當我閱讀莫非老師的書籍,甚至是網路上的視頻,我都能很快地認同、吸收老師所言。
本書〈書蟲落網記-網路對閱讀的衝擊〉的「網路和書不決鬥」 篇章中,馬睿欣提到所謂谷歌反射(googlereflex),它指的是用Google搜尋知識、尋求疑難雜症解答的習慣。
當我看見書中描述「九O後出生的人,這(谷歌反射)甚至是反射神經。」,我心有戚戚焉,因為自從上高中以來,我確實將高中以前,慣用的搜尋引擎——蕃薯藤、雅虎改為谷歌,並且當谷歌陸續整合Youtube、Gmail、雲端硬碟等功能,我每天賴以掌握、接收資訊的來源,非谷歌莫屬。更重要的是,小學到國中時,每逢疑難雜陣,未必會使用網路查詢,但如今網路已是人人最常請益的對象。
猶記得大學讀傳播時,教授「數位傳播」課程的老師,指定同學閱讀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的《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一書,這本書運用生動文句,描述現代科技塑造新的網路生活,令許多職位再高尚、專業再精的人們,都必須及早適應這日漸數位化的世界,經歷一段五花八門科技中的「不適應期」,並不斷向新生代學習、看齊,培育自己成為平凡而實在的數位人。
我想,現在有所謂谷歌反射,隨著科技不斷演變,將來勢必會再出現更加新穎的現象,人們只得不斷跟上變化的腳步。
在本書〈啟動閱讀DNA-讓閱讀動起來〉之「如何讓閱讀動起來?」 章節裡,有一段描述「與其他讀者結盟」重要性的段落,它勾起我兩年前,因著教會讀書會朋友的推薦,接觸到《小屋》這本書的回憶。
當時我曾花一段時日閱讀《小屋》,接著與朋友討論小說劇情,彼此對一些段落生發相同的共鳴,這就如同莫非提及閱讀的「社交性」,而當我迫不及待要向其他朋友介紹《小屋》,我也發揮了閱讀的轉介性。我體會到讀者結盟的好處,不單是一種「哇!我們一起閱讀同樣的書!」的感動,更多是彼此帶動閱讀的動力來源,以及深知對方感受的同理圈。
「現代華人教會…人信了主,就只能張開口,等著小組長餵養,否則將營養不良、面黃肌瘦。」在本書〈生命舉重-靈修閱讀〉之「看書學說話」 章節中,馬睿欣寫的這段話,令我讀來大感憂心。
去年我剛從教會青年牧區畢業,當時便遇過幾位總是期待小組長、輔導關心的組員,他們相信同工們的話語帶有權柄,卻似乎忘記真實權柄來自於神。我多麽期待基督徒對屬靈真理的奧秘,不要總是等著他人解釋、說明,才進入人心,而是明白人人都可以第一手閱讀、聆聽、反思神的話。
本書稱為《書蟲落網有出路》,其「網」字代表「網路」,書名便是指在網路已然興盛的今日,閱讀愛好者應如何回應興盛所帶來的衝擊。事實上,比起關注書中給予讀者的解套,我更專注於思考網路與紙本閱讀行為上的差異,若非這些差異,讀者無須適應,而既然差異存在,那麼讀者也就有必要正視差異帶來的影響。
當我讀完本書前兩章,我整理出七個廣義來說(並非絕對適用),網路和紙本閱讀行為的差異面:
我認為,對讀者來說,在書中及網路閱讀相同內容時,會面臨不同的「分心因子」——書本讀者身旁的娛樂品或閱讀環境嘈雜,可能使他分神;而網路讀者則可能受到廣告、其餘瀏覽視窗的干擾。若拿書本與網路閱讀相比,哪樣簡單?哪樣不簡單?事實上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但對同一個人來說,他之所以選擇用書本或網路閱讀,極有可能會將能否「專心讀」納入考量。
雖然網路上已出現越來越多網路書城、網上閱讀專區,但若要超越紙本書籍的完整、全面性,好比網路書城將圖書館的館藏書籍都納入系統,很顯然地,就目前看來仍具有挑戰性,因此,我認為書籍較容易達到「彙整讀」的目的。
順著上述第二點,現在網路上有不少免費文章,但有些長篇文章或書籍內容,仍要通過付費,方能瀏覽其全貌。對閱讀愛好者來說,他若願意花少量錢閱讀電子版文章,則會選擇線上閱讀;倘若他希望收藏實體書籍,則會花錢購買紙本書籍。
網路上的閱讀若要深入,則專心並挑選合適文章細嚼慢嚥,是必須的。倘若只是追求麥當勞式立即的資訊滿足,藉由一個搜尋、一個答案來獲取知識,那麼這類讀者與前者、甚至書本閱讀者比起來,在獲取知識、長期記憶的程度上將有深淺之差。
通常拿到一本書時,最快映入眼簾的,除了書本名稱外,就是書皮設計——含紙類材質、色彩、字體、圖片……等,有的設計特別加入觸覺與味覺感受,供讀者體會,這些特性往往是網路書籍所無法做到的。也就是說,網路讀者將無法嚐到文字以外,在書香、美編或其他設計上的味道。
看書比較舒服,還是看螢幕?這個問題同樣因人而異,惟在此提出這項疑問,讓閱讀愛好者在選擇要網路或紙本閱讀時,參考參考。
我很喜歡書本中提及,線下的書本閱讀,是為了讓我們在幾經思考、累積文字量後,再到網上呈現、分享。這不是提出一個固定的紙本到網路路徑,而是帶出「有讀、有思才有內容寫」的觀念,我很認同。
本書〈啟動閱讀DNA-讓閱讀動起來〉之「是什麼倒了我們的閱讀胃口」 章節中,作者莫非提及學校常見的考試機制,使華人失去生活中的閱讀胃口。我想起兩年前曾在我個人部落格中,寫道:「我以前很不喜歡悶頭唸書的感覺,我會唸是因為隔天、後天、大後天要考試……」,以及「考試的台灣充斥考試精神、考試文化,圖書館年輕常客中,自由前往閱讀比率遠低於因應考試而前往的學生。」
但事實上,面對閱讀,我們本不應失了胃口,而應想方設法維繫它在人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閱讀對我們有什麼幫助?書本提到我們閱讀時,能透過邊讀邊聯想,促使腦部活躍運作,擴張智能。「因著對文字語言的掌握,可以幫助我們在閱讀上的吸收;而因為不斷閱讀,又建立我們文字語言的能力。」 這就說明了閱讀與我們日常語言表達能力息息相關。
以上重拾閱讀精神的反思,是我在整本書中最大的收穫。自從閱讀完此書,我開始操練安靜閱讀,並更加愛上閱讀。
除了上述關於閱讀胃口的重新調適,書中有段講述聖經文盲 的段落,也促使我反思個人讀經習慣。聖經文盲是指基督徒有意無意疏忽聖經,導致聖經知識匱乏,而非指「沒能力」閱讀。最近教會牧者教導我們過「聖靈、聖道充滿」的生活,我和教會組員都發覺自己無法穩定靈修的原因,不外乎時間不足或怠惰兩大主因,也難怪我們成了「聖經文盲」。
博士德在《讀經力量大》中提到,若有人讀經是為了控制或解決問題,那他只是將聖經當成屬靈教戰手冊,不會真正改變生命,也就是說,他白白浪費了聖經能餵養、修剪人心的功能。我曾在小學快速讀完一遍聖經,當時讀經主要是為了拿獎品、獲得一份閱畢的成就感,因而事後回想起來,我並不記得當時讀經是否有所領受,若有,也早就被遺忘乾淨。
讀了《書蟲落網有出路》後,我發覺自己在讀經時應該更有耐心。聖經並非一次便能完全讀懂,若連一般書籍都須一讀再讀,才能掌握精髓,那麼聖經更要透過一層層的深掘,才能挖出一個深度思考空間,令我們在其中成長。此外,不同年齡層、人生階段閱讀同一本書,包括聖經,也將會獲得不同收穫,因此,我期許自己能把握今年,讀完一遍聖經,讀出屬於「23歲」的聖經視野,下回讀,感受也許又不同了。
最後,我想以馬睿欣所寫「生活,得一讀再讀。」 作結,包括這本書在內,我深信下回當我再回過頭閱讀此書,我會因著處於不同階段、擁有不同心態,而與書本有不一樣的對話。此刻,上帝的愛正牽引你我的生命,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將不斷翻閱、檢視、書寫自己的《人生》一書,若有一刻讀不懂,那麼上帝將領我們一讀再讀,回頭看,也就看得見懞懂到讀懂的痕跡。
謝謝莫非老師推薦,讓我在一本書中遇見三位作者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