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漂泊,門外的困惑》(本書)雖是一本談文字事奉的書,內容卻融合了基督教世界觀、基督教文學藝術在歷史上演進的探討以及基督徒文字人的創作呼召、方向等,內容包涵了視野的高度,屬靈的深度和作者涉獵的寬廣,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極有說服力的書。
簡述大意
本書分成七部分,前兩部分介紹基督教文學藝術在歷史長廊中的發展,後面五部分則深入探討創作的領域。前面兩個單元談康士坦丁大帝到啟蒙運動,亦即第三世紀到十八世紀末期間,基督教主導所有文學藝術創作主題,從以上帝為中心漸漸轉移到以人為中心,這個時期的繪畫、雕刻、藝術品、宏偉的城堡甚至戲劇、音樂、舞蹈、詩歌朗誦和樂器演奏等,反應在大型教堂、市集到戶外。然而馬丁.路德改教後,宗教淨化意識終止了基督教對文學藝術的主導地位,教會與藝術間的緊密關係也自此分道揚鑣。
直到二十世紀後,透過基督教會的反省,從教會中隱退的文學藝術隨著靈恩運動漸漸有復甦的跡象。但恐懼猶在,擔心藝術雕像會成為偶像崇拜,害怕作品中暴力色情的刻劃會引人入罪,懼怕文學藝術會影響基督徒思考世俗化,或曰文學藝術不過是消遣娛樂的雕蟲小技,又稱非基督徒的作品不能呈現真理云云。
作者接著帶領讀者進入創作的領域。她引用「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11:36)探討創造的源頭來自於上帝,創作的才華出於上帝的賞賜,思想架構來自於信仰,以及創造的結果是獻祭。一個基督徒文字工作者應該清楚上帝的創造,人的背叛墮落,並把上帝的救贖嵌印在腦海,生命須被破碎,使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以成熟的品格撰文,才能成就一篇榮耀神的作品。
基督徒文字工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回應世界的墮落呢?作者認為,呈現黑暗面與人性的掙扎是為了表達真實(參考腓4:8)。每一個基督教信仰的理念都有主題,基督徒一生都要有目標,是因為有上帝,也因人是照上帝的形象造的;但創作中也有副題,就是人類的失喪、墮落等,須主、副題一起呈現才能平衡。
在救贖論與創作的關係中,作者花了不小的篇幅談一部獲獎電影,《越過死亡線》,談到基督徒罕見的道成肉身實例,亦即,用基督徒自己的生命去面對所有生命中的凶險,去愛,去受傷,去面對世間的愛的作為與見證。
作者談到用故事向深淵下戰帖,善用Show來呈現道成肉身的生活,而非一味傳遞神學教義─tell。她指出,若要破除世人對基督徒的迷思,便要不斷對文化發聲,用諸般智慧來傳揚上帝。而基督教文學藝術是一種滲透而非促銷,要以耐心遷就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步步引導,引人入勝。那麼,為什麼要用故事來傳呢?作者回答,「一個人若沒有故事,就是斷根斷脈;一個國家若沒有故事便形同滅亡消失;一個文明若沒有故事,就是衰傾頹廢,都是多麼影響深遠的事。」
文學中的道成肉身須透過故事或戲劇形式才能深刻表達,作者舉藤周作的《沈默》為例,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踏下去,踏下去,我是為讓你們踐踏而存在的」,這讓人聯想到主耶穌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6),這是信仰,也是故事!
在廿一世紀文學創作者的呼召中,作者仍強調基督徒文字工作者需先調整屬靈生命狀態,端正自己的眼光,才能以基督的眼光看世界。作者疾呼,當代文學作品中,「較少向內對靈魂作深度審視,也沒有向外對神聖作認真探索。尋找神,尋找意義是當前華人文學裡很大一塊空白,需要填補,因而也是華人基督徒作者的一個重要呼召。」她鼓勵基督徒文字工作者用道成肉身檢驗文字的平衡,在時代裡攜手,以便在寫作上彼此激勵,在思想上有所啟發或產生激盪。
雖然每一個基督徒作者都擁有一枝薄弱的筆,但「改變來自小小的創始,被模仿後再成為時尚。我們不能等候偉大的人提供偉大的異象,因為在歷史長河中總是供應匱乏。是要靠我們點燃絲的火,在黑暗中來照亮。」─查理斯(Charles Handy)
在「為基督教文字出版注入一股活水」單元中,作者強調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作者,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她舉米開朗基羅雕刻大衛像為例說,我們每位基督徒這塊石頭,被擱置在生命後院多久了?20年?30年?40年?裡面靈魂是否也希望能破石而出?向人間見證神的榮耀呢?接著她介紹大陸的文學環境、需要。談到征服與掠奪時,她認為要讀就要讀最好的作品,而聖經是個文學寶庫,值得吸收其精髓,直到進入我們的生命血液裡─寫作的開始就是好好的閱讀。
在「這一代基督教文學作者在哪裡」單元中,作者舉了蘇恩佩和陳韻琳兩位,大陸作者則多過港台,然而多半是信仰中的tell,多過信仰中的show。作者在介紹創文之前,問了讀者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嗎?是屬於信仰裡的tell?還是Show?」
作者與讀者的對話
●「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嗎?是屬於信仰裡的tell?還是Show?」P249
記得早年,我寫過一本小小說,名叫《撒發那忒》,是一本講約瑟的小說,因心中有個感動,要寫聖經故事給兒童讀。所謂「給兒童讀」的意思,也可說是給非基督徒讀,只不過表達方式更淺白一些而已。讀完本書後,這個感動猶在,我的志向仍是寫聖經故事給非基督徒讀,這麼多年都沒有改變的心志,相信這就是我的定位!
●「屬靈文化沒有那麼博大精深,也只是信仰日常生活的綜合體現。只要我們對信仰追求更深的認識,好好的把信仰活透,再在每件事上都用信仰的角度來反思,忠實的記錄在實踐真理中所碰到的挫折和掙扎,然後自然呈現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就是信仰文化建立的點點滴滴了。」P236
我同意作者的看法!
于丹的節目我沒有看過,但可想而知長年浸淫在國學浩瀚的學海中,必有極多俯拾即是的豐富資源可加運用,正如老師又舉了三浦綾子的《冰點》、雨果的《悲慘世界》,都以show把信仰層層剝開,提供讀者省思空間。同樣的,基督徒若不能認真活出信仰─工人先於工作,就成為紙上談兵,不能深刻反應信仰。所以我認為,須儘早與神建立屬靈關係,天天與神對話,謹守遵行上帝教導的實質內容,每天經歷神,並將領受的細節即時記下,也就是老師曾提到的,每天都要寫作,特別是面對衝突、挫敗、壓抑、惱怒時,忠實記下來細細檢討,把從神得到的話語反覆思想,一方面更深認識自己,另一方面可累積成未來寫作的素材。
●「要讀就讀最好的作品…且從我們自己的文化與語言讀起…會讓我們興起野心想要寫得更好。」、「聖經…其實也是一個文學寶庫,可以拾取的故事原型,文學比喻和漂亮的語言。目前我們所讀到的文章,若要文以載道,引用聖經常傾向過於生澀厚重,有時像粗糙的拼貼。那是因為聖經的語言和精意還沒有進入我們的生命血液裡。若要靈巧、熟練,且不加思索,就要吸收精髓,成為自己生命氣息的一部分了。」P239-240
基本上我同意作者的見解,但其中有一些小差異。
華人容易面對一個瓶頸:若要學習文字的優美,盼須大量閱讀文、史和詩詞歌賦甚至文學鉅作,才能下筆如行雲流水;但讀聖經就會遇到與中國文學、文化扞格不入的希伯來文、希臘文用法及聖經史的文化背景,不容易理解更不一定合用。當然這也提供文字人「寫聖經故事」的舞台,因為運用文字重返現場,等於把聖經再翻譯一遍。聖經能活在我們的生命和血液裡,照華人的思維,須透過頻道的轉換,若能熟練作者提供的各種技巧,就不會是大問題,但從閱讀轉換成寫作素材,不只是文字的轉換,時空背景及文化差異也須考究,這顯然不像我們讀十三經廿六史,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那麼簡單。我們常對聖經生吞活剝,因為欠缺對希伯來文化背景的認知,可能因此誤解神的話。
我們常會忘記聖經背景與中華文化不同,很多時候會鬧「想當然耳」的笑話!一個認真的作者不能忽略這些細微差異。我認為實踐信仰貴在行出來而不光是懂得神的話而已。身為文字人,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更敏銳,培養洞察力,認真在屬靈生命上長進努力,才可能有佳作出現。
讀後感
上完課讀本書,讀到書中幾個作者(莫非老師)曾在課堂的晨間靈修時討論過的議題,因此覺得分外親切,格外被提醒。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提醒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義無反顧的努力向前,好好與同學、老師、創文網站的先進切磋磨練,即使自己不是「劍橋七傑」之一,也期待成為千萬好筆中的一枝。
這本書文字優美,事例豐富,思路暢通,文中涉及的每一個概念都沒有被作者放過,略而不提的。讀完本書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同時覺得自己的思路也透過作者的幫助,建構出堅實的邏輯架構,作者也引導我找到基督徒作者的身份、位置,使寫作之路不再停留於一個想法,一個憧憬,一個夢而已,透過這個指路碑,我認真的改變自己,身體力行。
還有一件令我很得激勵的突破,就是三天內,逼自己讀完255頁的書還要消化吸收和寫出心得,讓我明白,我是可以每天閱讀的,而且確信有閱讀就有寫作,這意味著我即將揭開自己基督徒文字人的,新的里程碑! |